首页 - 咖啡豆价格 - 日晒咖啡和半日晒咖啡的区别 日晒咖啡什么味道
近年单品咖啡日益风行,也越来越多人会在家里自己冲煮咖啡,而在挑选购买咖啡豆的同时,总是在包装上看到水洗法、日晒法、蜜处理法等令人摸不着头绪的名词,这些不同的处理方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它们对咖啡的风味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?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“咖啡樱桃”。咖啡豆是咖啡果实内部的种子,咖啡树结出咖啡果实,果实成熟后会转变成鲜红色,且由于外观类似樱桃的形状,因此又被称为“咖啡樱桃”。 而咖啡樱桃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外部的构造,包含外果皮、果肉、果胶、内果皮与银皮。将这些都剃除后所留下的内部就是我门常见咖啡豆形状的果实。所以其实在咖啡豆包装上看到的日晒法、水洗法、蜜处理法,就是如何剔除果皮、果肉、果胶等的不同方式所得来的名称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谁来决定要用什么加工处理法来处理豆子?考虑因素可能不只一个,但最常因产区的天然条件(如水资源取得是否容易、阳光照射是否充足) 来决定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加工处理法。(当然有些庄园在资源充足有选择的状况下,可能会因风味需求去调整处理法) 日晒法(Natural) – 最古老的处理方式 在阳光充足,水资源不丰富与较不富裕的地区被广泛使用(如埃塞俄比亚)。日晒法让咖啡果实自然干燥,咖啡豆得以在果实内部自然熟成。因此日晒法所处理的咖啡豆会将本身的风味放大,醇度浓厚,风味浓烈,酸甜奔放。 去除浮豆 为了将发育不完全的劣质豆去除,会将咖啡豆倒入大水槽之中,成熟饱满的果实则会沉入水底,不好的会浮上水面,此时将水面上的浮豆捞除就完成了。 日晒干燥 将咖啡果实均匀的铺在曝晒场之中,且每日需翻动数次,夜晚则需覆盖以避免受潮。这个过程通常持续2——3周左右(依当地气候而定),在咖啡豆内部的含水量降至10——14% 时,即完成日晒的步骤。 去除外壳 曝晒完成后,咖啡种子的外层已干硬,这时再使用脱壳机来去除外壳就完成了。 优点:日晒法在除了去除浮豆的步骤之外,都不需要用到水,且一桶水就可重复使用,成本低廉。 缺点:由于必须将咖啡豆放置在室外,因此常常有许多枯枝落叶等杂质掺于其中。而且是利用太阳的能量,咖啡豆的干燥程度不易控制,导致咖啡果实会发生“晒过头”的情况,让咖啡豆有所破损。又加上是整颗果实拿去曝晒,因此常常会出现发霉、腐坏的情况。 蜜处理 (Honey Process) – 最夯的处理方式 蜜处理法又称半日晒法(semi-natural),是日晒法的改良型。蜜处理的风味会因为果胶层残留的糖分带来更精细深层的影响,果胶层残留越多则风味越浓郁。 去除浮豆(同日晒法) 将咖啡豆倒入大水槽之中,发育不完全的劣质豆会浮上水面,成熟饱满的果实则会沉入水底,此时将水面上的浮豆捞除,即完成去除浮豆的步骤。 去除果皮与果肉 透过果肉筛除机(pulping machine),将咖啡果实的外果皮与果肉去除。(会留下果胶、内果皮与银皮)。 与水洗法不同的是,咖啡农可以选择果胶层保留的多寡,这也分为黄蜜、红蜜 与 黑蜜处理。 黄蜜– (保留30——40%的果胶层)在曝晒时为让时间更快完成,必须要在最少遮蔽的环境(云朵、遮荫树)进行,而获得的外观。 红蜜– (保留50——60%的果胶层)花费较长时间,需要部分人工遮蔽,以降低曝晒强度来延长曝晒时间。 黑密– (保留70——80%的果胶层)花费最长时间,通常要全人工覆盖,以降低曝晒强度来延长曝晒时间。 还有白蜜 (10——15%)与金蜜 (90——100%)两种,保留的果胶越多甜度也会增强,口感也较为厚实,但由于需要日晒干燥将带有果胶的咖啡豆,铺在曝晒场直接进行曝晒,使含水量降到10——14%。 去除果胶、内果皮 以特殊机器,去除果胶与内果皮,即完成处理步骤。 优点:由于在一开始就去除了果肉,因此不会有发霉的问题产生。也不需耗费大量清水,成本较低。 缺点:处理步骤可以说是所有方式中最为复杂、最为费工的。 前街手冲冲煮建议: 小富士3.5 V60滤杯 89℃水温 1:15,总时长两分钟。
猜你喜欢
- 2025-04-13古诗人风采遥想往昔
- 2025-03-31从田间到杯中追踪新鲜牛奶的故事
- 2025-03-31从自然之手中汲取灵感云南省内设计师创作过程分享
- 2025-03-31喝咖啡女性的危害速溶咖啡美味与便捷让每一刻都香浓又安全
- 2025-03-31手冲咖啡揭秘历史与社会文化的融合
- 2025-04-13咖啡的一天摄入量
- 2025-03-31基金投资-精选平台基金在哪儿买比较划算
- 2025-03-31探究健康食品的科学价值从营养素到生活方式的整体优化
- 2025-03-31甜蜜的化学反应烘焙艺术中的糖分转化与气味释放机制探究
- 2025-04-14白居易山西行诗人心中那片遥远的故乡